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大學國文:僑生、國際學生國文上
College Chinese for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(1) 
開課學期
107-1 
授課對象
 
授課教師
賴昶亘 
課號
CHIN1087 
課程識別碼
101 81031 
班次
06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1,2(8:10~10:00)星期四1,2(8:10~10:00) 
上課地點
新201新201 
備註
初選不開放。領域別:文學與人生。週一單週上課。
限僑生、國際學生
總人數上限:3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1CHIN1087_06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
基本素養關聯
課程與基本素養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所屬領域:僑外生、國際學生班
課程名稱:大學國文一

本課程「大學國文(一):先秦諸子選讀」,以介紹戰國時期儒、道、法諸子的思想學說為課程進行的主軸。課程將依主題,選擇相關短文進行講授與討論,希望藉此能一方面帶領同學更深入地認識傳統文化的精髓,並藉討論的過程中,培養同學的思考與口語表達能力。考量上課時間與各項主客觀因素,將以《孟子》為主要的閱讀文本,並旁及其他諸子內容。
《孟子》做為經典,書中的概念與名言佳句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之中,例如「惻隱之心」、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」等等。然而對這些概念、說法的理解,我們往往只陷於見樹不見林的狀況中,未能有機會更深入、完整地認識其義意。更何況,身處資訊爆炸的21世紀,面對成書於兩千年前的《孟子》與其他子學著作,充滿陌生感是必然的反應。然而,歷經時代的汰鍊,經典若還能存在,那麼應該自有其存在的價值,如何跨越時空的隔閡,更清楚地理解先秦諸子思想的價值,認識經典何以為經典,是這門課主要的開設目的。
再者,十九世紀末以來,西方的各種文化與思想,已經無孔不入地滲透、影響我們的生活與思考。因此,藉由《孟子》等經典中的思想主張為依據,對比、反思影響我們生活的當代西方思潮,將是開拓人生視野、厚植思考深度的絕佳機會。
換言之,重新認識經典,反思現代生活,是這門課的開設初衷。
此外,適時介紹「演化」與「腦科學」的當代研究成果,也將是課程進行的的重點之一。這兩個領域的研究成果,深深影響了當代西方思想知識的建構,同時也在地球村的趨勢下,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。以此為基礎反思孟子的學說主張,將使同學對孟子等先秦諸子的學說有屬於這個時代的體會。

本課程將視同學程度與學習狀況,適時彈性調整內容與進度的進行。
 

課程目標
1.通過經典、代表性文本的精讀、解析及詮釋,使學生熟悉人文思維,了解人文精神與傳統在現代社會的重要。
2.透過充分討論與系統性的寫作練習,增進學生思考及語文表達能力。
3.培養學生對一己生命的感知、反思,進而自覺其生命的價值與意義。
 
課程要求
放開心胸、重新認識孟子其人其說。
願意深入閱讀與思考現代文明議題。
以正向、開朗的態度面對課程學習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01、自編講義
02、《給青年的幸福人生書》2-4章 
參考書目
參考用書:
謝冰瑩 等,《四書讀本》,三民書局
毛子水 等,《四書今註今譯》,臺灣商務
朱 熹,《四書章句集注》,大安出版社、臺大出版中心

楊伯峻,《孟子譯註》,華正書局
焦 循,《孟子正義》,北京中華書局

王先謙,《荀子集解》,北京中華書局
李天海,《荀子校釋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

陳奇猷,《韓非子集釋》,國家出版社
校注組,《韓非子校注》,鳳凰出版社

韋政通,《先秦七大哲學家》,台北,水牛出版社
陳昭瑛,《荀子美學》,台北,臺大出版中心,2016

賈德.戴蒙,《槍砲、病菌與鋼鐵—人類社會的命運》,時報,1998
伊安.摩里士,《西方憑什麼》,台北,雅言,2010
哈拉瑞,《人類大歷史—從野獸到扮演上帝》,台北,天下文化,2012
威爾森,《社會生物學—新綜合理論》,台北,左岸文化,
泰德薩,《人種源始》,台北,貓頭鷹,2014
馬可.亞科波尼,《天生愛學樣—發現鏡像神經元》,台北,遠流,2009
葛詹尼加,《大腦、演化、人:是什麼關鍵,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?
》,台北,貓頭鷹,2008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試或報告 
30% 
 
2. 
期末考試或報告 
30% 
 
3. 
短篇寫作3-4篇 
20% 
 
4. 
出席與課堂討論表現 
2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0,9/13  課程簡介、導論:戰國時期的思想世界、從孔子到孟子;大腦與演化 
第2週
9/20  單元一、《孟子》的思想基礎
主題一:惻隱之心;四端—孺子入井
(文本:《孟子》3.6、14.31、5.5、8.18)
主題二:荀子「性惡」簡介
(文本:《荀子.性惡》)
主題三:鏡像神經元簡介
 
第3週
9/24,9/27  9/24中秋節放假
單元一、《孟子》思想的基礎
主題一:惻隱之心;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
(文本:《孟子》3.6、14.31、5.5、8.18)
主題二:人類演化視野下的埋葬現象與意義
(參閱《人類大歷史》第一章;《人種原始》第七章、第十章) 
第4週
10/04  單元二、仁—本性的發揮
主題一:直、擴而充之/自反
(文本:《孟子》14.31、8.28、3.2)
主題二:演化視野下的人性道德
(《人類大歷史》與《西方憑什麼》二書的章節架構)
 
第5週
10/08,10/11  單元三、物之靈
主題一:人與非人/禽獸
(文本:《孟子》8.19、13.16、11.8、8.28)
主題二:動物行為與東、西方人類道德再思考
 
第6週
10/18  單元四、變通
主題一:權(執中無權、男女授受不親、娶妻告父母乎、以羊易牛)
(文本:《孟子》13.26、7.17、6.3、9.2、7.26、1.7)
主題二:《荀子》論權
 
第7週
10/22,10/25  單元五、義的根據與實踐
主題一:三種勇與浩然之氣
(文本:《孟子》3.2)
主題二:腦神經科學視野「勇」的可能機制
 
第8週
11/01  義的根據與實踐:三種勇與浩然之氣
主題二:腦神經科學視野「勇」的可能機制
 
第9週
11/05,11/08  期中考 
第10週
11/15  校慶停課

單元六、從仁心到仁政
主題一:仁政/不忍人之政
(文本:《孟子》1.1、1.3、1.4、1.5、1.6、6.5、13.16)
主題二:當代民主政治思想的由來,以及與仁政比較
主題三:《韓非子》論王權
 
第11週
11/19,11/22  單元六、從仁心到仁政
主題一:仁政/不忍人之政
(文本:《孟子》1.1、1.3、1.4、1.5、1.6、6.5、13.16)
主題二:當代民主政治思想的由來,以及與仁政比較
主題三:《韓非子》論王權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O-2MyE3GCY
 
第12週
11/29  單元七、堯舜、先王、聖人—歷史經驗與典範意義
主題一:聖人的事蹟與意義—堯舜、周公、孔子、伯夷、柳下惠、伊尹
(文本:《孟子》5.1、8.28、11.7、8.32、8.1、3.9、10.1、12.6、14.15、14.25、8.5)
主題二:《荀子》法後王簡介
主題三:歷史經驗在近當代西方文明中的地位與意義
 
第13週
12/03,12/06  單元七、堯舜/先王—歷史經驗與典範意義
單元七、堯舜、先王、聖人—歷史經驗與典範意義
主題一:聖人的事蹟與意義—堯舜、周公、孔子、伯夷、柳下惠、伊尹
(文本:《孟子》5.1、8.28、11.7、8.32、8.1、3.9、10.1、12.6、14.15、14.25、8.5)
主題二:《荀子》法後王簡介
主題三:歷史經驗在近當代西方文明中的地位與意義
 
第14週
12/13  單元八、現實的困挫與變通的實踐
主題一:見與不見/仕與去
(文本:《孟子》12.14、6.1、6.7、10.5、10.6、10.7、12.5)
主題二:戰國縱橫家的仕
(文本:《史記》)
主題三:理念與現實間的掙扎與依據(孔子厄於陳蔡)
 
第15週
12/17,12/20  單元八、現實的困挫與變通的實踐
主題一:見與不見/仕與去
(文本:《孟子》12.14、6.1、6.7、10.5、10.6、10.7、12.5)
主題二:戰國縱橫家的仕
(文本:《史記.蘇秦列傳》、《史記.張儀列傳》)
主題三:理念與現實間的掙扎與依據(孔子厄於陳蔡)
 
第16週
12/27  單元九、血緣關係再思考
主題一:父子兄弟
(文本:《孟子》7.28、9.1、9.4、4.2、13.35)
主題二:西方文明中的人群關係與血緣關係舉隅
 
第17週
12/31,1/03  12/31彈性放假(12/22補課)
單元十、搖擺於理想與現實之間
主題一:從「天命」、「王命」、「父母之命」到「知命」
(文本:《孟子.盡心》選讀)
主題二:《周易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莊子》
 
第18週
1/10  期末考